1. 首页
  2. 干部人才
  3. 人才工作
  4. 人才风采
  5. 正文
郭利敏:心系农业扎基层 乡村振兴追梦人

郭利敏,女,中共党员,河南省获嘉县人,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农艺师。渭南市第五、六届党代会代表,渭南市农业专家团植保分团成员,华州区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现任华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

长期以来,郭利敏同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了华州区测土配方施肥、粮油高产创建、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双认证等项目。先后发表了《华县冬小麦不同配方肥应用效果研究》《渭南市华州区小麦不同播量的试验》等科技论文5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参与制定了省、市地方标准3个,荣获“陕西省最美农业人”“渭南市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陕西省土肥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2023年入选为华州区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

服务三农,助推技术推广

郭利敏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立志学有所用。凭着满腔为民服务的热忱之心,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契机,带领团队冒着严寒酷暑踏遍了华州区的沟沟坎坎、角角落落,开展了全区几千个土样的野外采集和1000多户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工作。为了使试验结果准确有效,她全程参与整个试验过程,形成试验报告30余篇,全面摸清了我区主要农业区域的土壤肥力特点,完善了我区主要农作物施肥方案,建立了全区主要农作物的养分丰缺指标和施肥指标体系,并根据施肥方案和指标体系制定了小麦、玉米、马铃薯栽培技术意见及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农民按照建议卡,按方配肥,合理施肥,最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她主持创建的华州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实验室也在2015年获得全国农技中心颁发的“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实验室”证书。

她以技术集成推广为载体,整合各方资源及技术,助推我区农业发展。多年来,她深入田间地头,记录着农作物关键生育期和特色资源的重要数据。她参与实施了“陕西省关中平原小麦农药减施技术研究与综合模式示范”“设施茄果类蔬菜水肥一体化标准综合体”等省市科技项目。针对我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集成推广设施蔬菜绿色安全生产技术,全面提升我区设施蔬菜产业的生产水平。她参与实施的“关中地区设施番茄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荣获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参与起草了《陕南地区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规范》《拱棚秋延辣椒栽培技术规程》《大棚韭菜栽培技术规程》等省、市地方标准3个,实现了马铃薯、拱棚辣椒、大棚韭菜等产业的标准化管理。

身体力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自华州区开展农业绿色先行先试示范区创建行动以来,她带头深入基地督导,加强投入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在蔬菜、水果生产中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坚持新技术引进研发与成熟技术集成推广相结合,围绕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果品质量、有害生物防治、越冬保护技术环节,大力应用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果实套袋、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全面推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切实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在仪器设备、人员都缺乏的情况下,郭利敏同志勇挑重任,积极主持开展实验室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双认证工作。按照实验室认证要求,她从建立组织架构、落实岗位责任入手,对实验室进行改造,依据实验室的性质、规模、人员等要素,组织编写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四级体系文件,同时根据我区农产品特色以及人员技术能力、仪器设备配置等实际情况,确定了15种有机磷农药和7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检测认证参数。在她的精心组织和筹备下,农检中心分别取得了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证书(CMA)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考核证书(CATL),填补了我区无法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农产品检验报告的空白,为我区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科技培训,培养人才队伍

郭利敏的心里,时刻惦记着那些盼科技、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群众,经常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针对广大群众科技意识淡薄、理论水平不高、新技术推广难度大等实际问题,她始终坚持先示范引导、后普及推广,在粮食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等进行“面对面”“一对一”技术服务指导,指导广大群众大力实施栽培管理新技术。参加工作以来,郭利敏已累计开展小麦玉米施肥技术、设施蔬菜绿色生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技术指导600余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农村“土专家”和“田秀才”。

郭利敏同志注重在工作中不断培养人才,她定期组织单位同志进行技术培训,使检验人员及新进人员熟练掌握了相关的检测技能,全面提升技术人员检验检测能力,单位的一批同志在她的带领下也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2023年农检中心两名同志在全市农产品检验检测技能大比武中取得的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2017年起,华州区优选在农技推广、畜牧养殖一线的优秀人才,组建农业专家服务团,他们以农业为本,以汗为墨,以勤为笔,为乡村振兴这幅画卷增光添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