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渭南市华州区深入贯彻落实远程教育学用工作各项要求,紧盯“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按照“打造一批学用结合示范基地,建强一支专家服务团队,开展一系列学用转化实践”的思路,着力加强学用转化工作,不断扩大远程教育富民效应。
聚焦站点建设,让学用转化在示范基地展开。近年来,华州区把加强“学用结合典型示范”建设水平作为提升学用转化的重要手段,利用“云直播”“大讲堂”“专家服务团”等方式,把远程教育优势和海量资源转化为服务村(社区)发展动能的问题。通过紧密结合“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主导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打造延伸了以渭华起义纪念馆、咸林中学五间厅、高塘镇南堡村、柳枝镇张桥村等为代表的红色远程教育站点,以瓜坡镇北沙村、南沙村、金堆镇金新社区等产业技能示范培训基地为代表的绿色远程教育站点,以陕西派尔森党支部为代表的蓝色远程教育站点,形成了理论培训、产业发展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多元互补工作局面。
聚焦队伍建设,让服务效益在基层一线释放。在农村领域,坚持“科技引领、精准服务”的原则,重点依托农业、林业、卫生、教育、水利等部门单位专业人才、专职队伍,广泛吸纳“土专家”“田秀才”,合力打造面向全区农村站点的专家服务团。截至目前,共同组建了由110余人组成的专家服务团,他们在终端站点、学用基地和工作岗位,通过现场教学、专题辅导、个别指导和网络直播等形式,开展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今年全年累计开展服务活动32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问题710余个,受惠群众36000余人。在城市社区领域,开展社区党组织优化网格管理服务事项,运用好“双报到”力量资源,“五邻工作法”,统筹衔接“5号议事日”“三单工作法”等服务载体,累计选派3440名网格员“进网入格”开展服务,累计开展服务213场次,解决民生实事830件,化解矛盾纠纷82起。
聚焦载体建设,让优质资源在全区范围共享。自华州区“区-镇-村三级云视频”会议系统、“华州先锋”微信公众号和渭南“互联网+党建”云平台宣传推广使用以来,全区远程教育工作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远程教育“云课堂”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通过云视频会议系统“主会场+分会场”模式开展直播教学,共举办了驻村第一书记经验交流分享会、农业技能培训等云课堂20余次。及时跟进宣传中省市组织工作等重大决策部署、工作动态,近年来公众号开设30余个专栏,刊发各类文章900余篇,充分满足党员干部群众多样化云端学习需求。云平台及时对党组织设置不合理、换届不规范、党员不按要求参加组织生活等问题,作出预警和整改,形成了开放便捷、灵活高效的党建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