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基层党建的新阵地。要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对标高质量、突出精准性,聚力用劲、持续攻坚,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强化政治引领,提升思想认识。要组织民营企业、企业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党建的重要论述,引导企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合法合规经营,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对社会组织负责人的思想政治引领。
强化组织领导,全面摸清底数。要实行专班推进,成立由组织部门、社会工作部门、市场监督部门、民政部门等相关单位组成的攻坚专班,压实牵头和主管单位责任,充分整合多部门资源,初步掌握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等注册底数。要指导各镇(街道)对新兴领域组织开展实地走访,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员工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组织的经营状况、党员队伍情况、党组织建设现状等信息,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确保信息全面准确。为精准覆盖奠定基础。
强化工作覆盖,增强党建质效。分类分层推进,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等实际,分类指导、分层施策,整体提升。坚持行之有效的好办法,灵活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等方式,并根据社会组织形态变化,创新设置方式。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新兴领域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在新兴领域组织中同步推进群团组织建设,发挥桥梁纽带和示范引领作用。
强化作用发挥,融入基层治理。把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凝聚服务的重要内容。搭建新兴领域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供需对接平台,创新社区与社会党组织、社会资源联动,持续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引导依法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统筹利用小区配建用房、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公益驿站等现有空间资源,在人口密集区、服务薄弱区、需求集中区分类打造一批集政策咨询、便民代办、关爱帮扶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服务站点”,织密服务网络,办好暖心实事,引导新兴领域组织发挥特点优势,参与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基层治理工作。